论娄商文化的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娄商文化是娄底人在商业活动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娄商经过长期的经商实践而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湖湘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是孕育现代企业家的温床,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缩小贫富差距的催化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娄商;娄商文化;现实意义
娄商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它深受洋务运动、湖湘文化、梅山文化影响,传承了蚩尤、曾国藩、蔡和森、陈天华、罗盛教、方鼎英等名人将士的精神,集血性和儒雅于一体。娄商精神,娄商文化,如果通俗的表达,它是“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开创意识,它是“吃得苦、耐得劳、霸得蛮”的牺牲精神,它是“诚信为怀、和气生财”的处世态度,它是“灵活变通、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娄商文化是娄底人在商业活动中的思想、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娄商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娄底,素有“湘中明珠”之称,它奇特的山川风光,醇厚的历史文化,酝酿着特别的血性和灵气,也滋养了一代代英才,在历史的长河中,经曾国藩、陈天华、蔡和森、罗盛教、方鼎英、成仿吾等志士仁人的代代传写,“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在此延承不绝。娄底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影响了商人的经商行为,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爱乡、敢闯敢干、追求卓越、勇于致胜”的商界精英。这些商界精英让娄底底蕴更加深厚,让娄底魅力更加彰显,使娄底赶超更有动力。也是他们,铸就了娄商精神。
(一)血性是娄商文化的精髓。著名民主斗士陈天华以“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气概,彰显了娄底人的血性。在娄商经济中,“讲求血性”就是要敢于以“不怕死”的精神去做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有“霸得蛮”的精神。在娄底的众多企业家中,很多都是白手起家,为了事业常常废寝忘食、走南闯北、不辞辛苦、韬光养晦,成了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绝大多数的企业家为了事业怠慢了家人。正是这种骨子里的血性铸就了他们钢铁一样的意志,在商海中经历风雨,却勇往直前,傲然挺立。
(二)以人为本是娄商文化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义利并重、工商皆本”重商文化观念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娄商在经营自己的企业时,重视人性化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许多娄商还提出了事业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的口号,并将之切实落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平时员工的生活中去。比如,很多娄商倡导企业这个“大家”和职工这个“小家”的融合,创造条件搞好职工福利,帮助困难职工,慰问退休老同志。在这种“以人为本”文化氛围下,员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使企业呈现出蓬勃生机。
二、娄商文化是孕育现代企业家的温床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娄商文化的土壤中,孕育了一大批现代的娄商企业家。他们中有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也有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国企掌门人,还有正在成长的新一代的知识型的企业家。虽然娄商文化不会在他们所有人身上一一彰显,但是在整体上,在根源上,是娄商文化孕育了他们。从清代名满湖湘的茶商巨子刘麟郊、朱紫桂,到跻身胡润百富榜的中国首富梁稳根;从纵横商海的慈善家彭立珊,到叱咤商潮的商界名流周建和、曾光安、肖自江等等。[1]他们一批批在国际商海风云中掘起,树起了一面面崭新的旗帜。当然,还有无数中小型企业家,源于骨子里面敢闯敢干敢拼的血性,在商海中摸爬打滚,遇到挫折从不退缩,他们,也是我们可亲可敬的汉子。
据调查,娄底在外经商务工者74.9万人,涉及行业70多个,其中亿万富翁200余人,拥有资产超2000亿元,是一个颇具实力的商业群体。[2]出生在娄底的三一重工集团总裁梁稳根是企业家中的佼佼者。2011年5月9日,梁稳根以500亿元的身家荣登《新财富》杂志“2011新财富500富人榜”榜首,成为内地新一届首富。他不仅是该榜发布以来首个A股制造的首富,也是首个来自内陆省份的首富。多年来,梁稳根率领三一重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以“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为目标,开发了22个系列、110多个品种的产品,取得了220多项专利,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世界发明奖,创造并保持了混凝土泵输送高度的世界纪录,为中国工程机械赢得了国际声誉。[3]
三、娄商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不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适应经济发展的文化能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空前的创造力,推动经济迅猛发展。正是娄商文化基因中那些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价值观,有力地推动了娄底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娄底市高度重视娄商经济、娄商文化,成立了娄商联合会,承办了多次娄商大会和座谈会,不断挖掘娄商资源,凝聚娄商力量,引娄商返娄兴业,形成了“亲商、富商、安商、乐商”的浓厚氛围。市委书记龚武生在娄商座谈会上强调,“娄商群体和娄商精神是娄底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进一步提炼和发挥娄商正能量。”2010年11月,首届娄商大会以“情系家乡,共谋发展”为主题,首推娄商概念,发布《娄商宣言》,邀请全国18个省区市54个地级市、港澳台及国外客商22个代表团共420人参会,现场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93.42亿元,引进资金72.37亿元。2012年3月,第二届娄商大会以“致富思源,幸福共创”为主题,组织500余名娄商“回乡”共谋兴娄大计,为家乡教育事业捐资2.07亿元。两次大会拟邀市内外客商回执率达99%,到会率达96%,深得广大娄商的认同与拥护,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娄底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截至2012年9月,娄底市纳入市重点帮扶的工业企业项目中有34个是娄商投资的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6.37亿元,同比增长30.96%;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31.77亿元,同比增长44.96%;工业实缴税金26.09亿元,同比增长24.76%,增量和增速均为历年之最。[4]与此同时,娄底本地的企业家也风生水起,呈现强劲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30亿,增长12.5%,连续八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
文化就是发展,文化就是成就。勤劳而富有拼搏精神的娄底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披荆斩棘,把娄商文化化为了一个个丰硕的成果,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是娄底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四、娄商文化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缩小贫富差距的催化剂
近年来,娄底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娄商文化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缩小贫富差距的催化剂。
(一)激励更多的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文化具有示范性。在娄商的示范带动下,娄商文化激励更多的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化县洋溪镇很多人走出家门,从打字复印到电脑维修、图文制作、广告设计,创业规模不断扩大。那些创业者也乐意于带领那些还没有富起来的同胞去创造财富。在他们的带动下,洋溪打字复印行业逐渐覆盖全国,在很多地方都形成了洋溪街。类似这种带动作用的例子,在娄底很多地方都有呈现。
(二)扶贫帮困,缩小贫富差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娄商创业精神的最高体现,也是娄商财富态度的最佳写照。娄商把反哺娄底作为一种社会责任。近年来,娄商在家乡创业安置了大量农民工,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同时,娄商常常捐赠扶贫资金和赈灾救济。通过开展“百企联村、共同发展”、“烛光行动”、扶贫助学等活动,确定290家非公有制企业与319个村结对共建,投入资金近10亿元,引导16名企业家捐资300多万元,支持2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5]娄底籍企业家余彭年在2004捐出1.034亿元[6],彭立珊在2005年到2009年五年间捐款便累计达62亿元[7]。
娄底经济的发展和娄商文化的形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娄底人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大家某些陈腐的观念。在未来的路上,他们将把追求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更加锐意进取、奋发图强、与时俱进。
参考资料:
[1][7]、龚武生.娄商精神.新浪财经网.2013-04-16
[2][4][5]、雷绍业.挖掘娄商文化 打造娄商品牌. 中国统一战线2013.41-42
[3][6]、李德仁、杨红.崛起的娄商力量.三湘统战网.2012-08-02
作者:高正义 作者单位:涟钢2250热轧薄板厂 电话:15197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