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作协论坛
娄星区作协论坛
娄星区作协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娄星区作协论坛

湖南娄底市娄星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专区,作家交流园地
 
首页首页  相册相册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搜索搜索  注册注册  登录  

 

 胡付英:割肾救子,六旬老母感天动地

向下 
作者留言
谢初艳




帖子数 : 1
注册日期 : 15-09-21

胡付英:割肾救子,六旬老母感天动地 Empty
帖子主题: 胡付英:割肾救子,六旬老母感天动地   胡付英:割肾救子,六旬老母感天动地 Empty2015-09-21, 21:04

割肾救子,六旬老母感天动地
——娄底市娄星区茶园镇“单肾妈妈”胡付英小记

文∕谢初艳

胡付英,只是娄底市娄星区茶园镇一个普通的农妇。和丈夫喻铁连住在有32年历史的老土砖房里,一百来平方的陋室,几件简单的家具一目了然,很简陋却收拾得干净利索。晒谷坪里晒着一些玉米,一条护家看院的狗转来转去。
胡付英今年67岁了。20岁那年结婚,24岁那年生下大儿子喻双喜。几年后又有了小儿子喻乐喜。家里穷,孩子们都早早地出去打工。一晃多年,大儿子已经成家生子。老两口在家务农,种田、种菜、喂猪,夫唱妇随,虽说一年下来收入只有三、四千元,但也自给自足。原本想省吃俭用有点积蓄,就把老房子修葺一番,把下雨天滴答漏水的厅房屋顶补一补,给小儿子讨一房媳妇。不料天有不测风云,8年前,大儿子喻双喜患上尿毒症,这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不啻于灭顶之灾,原有的平静生活被彻底打破了。
晴天霹雳,儿子突患尿毒症
喻铁连穿着一件蓝色的工作服,胸前还印着企业的名字,他说这是大儿子喻
双喜原来的工作服。
喻双喜原本在经济开发区某企业从事车工工作,2006年12月,喻双喜莫名其妙的感觉浑身无力,吃不下饭,面部出现浮肿,还伴有双侧腰痛,当时他以为只是工作辛苦加上感冒,吃几粒感冒药,睡一觉就好了,没有当一回事。但相濡以沫十几年的妻子刘红平敏感地觉察到了丈夫的不适,平日里喻双喜干完活后饭量很大,现在扒几口饭就上床休息,整个人显得萎靡不振。在妻子的催促下,喻双喜才去当地医院检查身体。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尿毒症。当时的喻双喜一下子懵了。
消息传到父母家中,胡付英和喻铁连两夫妇也懵了。一辈子待在农村的胡付英对“尿毒症”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只是感觉事情可能比较严重。第二天,她陪着儿子再次来到医院,医生告诉胡付英:“你的儿子得了尿毒症。双肾萎缩,情况不太好,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喻双喜开始住院透析,住了四、五个月的医院,花费四、五万元。三天做一次血液透析,每次450—480元不等。喻双喜身体越来越虚弱,水肿越来越厉害,有时候脱鞋都变得困难,走一段路就开始大喘气,要休息很长时间。
胡付英把老两口的积蓄都拿出给儿子治病,能借的亲戚都借遍了,小儿子也把多年打工积攒下来准备结婚的钱汇回家里,然而在巨额医药费面前,仍然是杯水车薪。
短短半年多时间,吃中药,做血透,就花掉了20多万元,高昂的透析费用已经拖垮了整个家。可是喻双喜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医生告知喻双喜,尿毒症只能通过透析维持生命,除非换肾。
换肾,也就是肾移植,是将一个匹配的健康肾脏植入患者体内,代替衰竭的肾脏行使其生理功能。术后要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肾移植手术期间的费用大约7-10万,术后抗排斥药物费用每年3-10万,由于要长时间服用抗排斥药物,所以其费用是逐渐增加的。一般家庭,根本无力承担这种高额的医疗费用。尤其是肾源极难获得。有些肾病患者甚至几年都得不到适合的肾源。
舔犊情深,配型成功现曙光
喻双喜从网上查阅相关尿毒症的资料后,跟胡付英说:“妈,我这一辈子可能就这么完了。”每当听到这话,胡付英就止不住地掉眼泪,她不愿让儿子看到,就偷偷跑到门外哭。一家人陷入无助的恐慌。但是大家都坚持一个信念,只要有一线希望,都要拼尽全力。胡付英和丈夫四处筹钱,亲朋好友、邻里四舍,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终于勉强凑到部分手术费,可是肾源却迟迟没有着落。一天,胡付英无意中得知可以活体捐肾,她感觉看到了希望。
一边是亲人的生死,一边是自己的顾虑。当亲人需要肾移植时,你会如何抉择?胡付英告诉家人,她决定去医院做配型:“只要肾合适,不管我的身体怎样,都会毫不犹豫的把肾割下来给孩子。”老伴是家里的顶梁柱,干重的农活都需要他;小儿子还没有结婚,不能让他去冒这个险。胡付英觉得只有自己最合适。可是子女们一致反对,怎么忍心让年近六旬的母亲遭这般罪?尤其是喻双喜,掩面而哭:治病花光了父母的养老钱,他已经愧不可言,父母的养育之恩,眼看是无以为报,如今还要老母亲去以身试险,让他这个家中长子情何以堪?
胡付英只好瞒着喻双喜,继续做家里人的工作。她说:“我已经一把年纪了,怎么样都无所谓,可是双喜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他还有老婆孩子要照顾,无论如何,我都要救他。这是我心甘情愿的,以后也不会怨你们。有一个肾照样可以生活,只要他能够康复,我也知足了……”在婆婆的坚持下,儿媳刘红平流着眼泪妥协了,陪着婆婆一同去中医院做配型,幸运的是,配型成功了。虽然胡付英年龄超过了50岁,但是由于她平时饮食清淡,勤于劳作,又没有不良嗜好,身体各项指标均达标。经过母亲和医生的耐心劝导,喻双喜最终同意进行手术。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身体调养,肾移植手术很快就可以进行。这让挣扎在绝望边缘的全家人再一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母爱无疆,活体捐肾续生命
2007年5月25日,胡付英和喻双喜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做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不几天,胡付英的右肾就在儿子的体内正常“工作”了。右肾切除手术才8天,胡付英就匆匆离院回家,只吃了一点消炎药阿莫西林,也没有再去医院复查。在她看来,能省一点是一点,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
2007年6月23日,扮禾之后,老伴喻铁连在外甥的介绍下,到涟钢打工,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好歹也能给儿子多筹点医药费。这一去就是两年。当时,胡付英做完手术不到一个月,还要负责晒谷子、收谷子。1000多斤稻谷,胡付英咬牙挺了下来。田里要放水,搬不动锄头,就拿着插秧的小尖嘴锄去挖;锄草,腰弯不下来,就单脚跪地,拿一把菜刀,一刀一刀地削。
手术后,身体明显差了,手指无法弯曲伸直,走路走着走着就脚发软,脚底板像突然被石头硌了,直往下跪。睡觉时打不得翻身,只能仰卧。伤口逢天晴下雨就隐隐作痛。而且还添加了老年病——高血压。但是这些她从来不和儿子儿媳说,怕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儿子每次回来,都对她说:“妈妈,你少做一点活。”胡付英每次都点头答应着,心里却有苦难言:“如果不做,哪里有钱零零碎碎补贴儿子?如果你也没有,我也没有,怎么办?现在我还能帮你一点,就尽可能地帮一点。”
蔬菜总不能问别人去讨吧,鸡还要喂两只给儿子补养身体……老伴在外打工两年,胡付英便独自守在老屋,继续做她的农活。最初,双峰的弟弟要接她去住,担心她一个人倒在家里都没人知晓。可是,听到儿子委婉地说:“妈妈,你住在这里的话,我还有个地方可以走动。如果你去了舅舅家,我就不方便来看你了……”胡付英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谎称外甥已经为她租了房子在涟钢与丈夫一起住,回绝了弟弟的一片好心。
喜忧参半,后续治疗费堪忧
这次肾移植手术费加上药费、住院费共花掉30多万元,筹集的资金所剩无几。换肾后,喻双喜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每月需要3000多元,并且需要定期进行复查。每一次复查费就是600元,首先是一个月复查一次,接着是两个月、三个月,逐渐减少,现在是半年一次。为了节省住宿费,胡付英陪着喻双喜半夜坐火车,天蒙蒙亮赶到医院,做完检查当天就坐车赶回来。
2008年7月28日,喻双喜突然发高烧。当地医院首先说是感冒,打针柴胡注就行。一听是肾移植患者,就说马上去原手术医院住院。这一次,喻双喜又在湘雅三医院住了半年,又花掉医药费几万元。一家人东借西借,拆东墙补西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喻双喜曾经好几次想过放弃治疗,巨额的医药费让他望而生畏。然而,母亲割肾救子,妻子默默陪伴,弟弟鼎力援助,整个家庭的不离不弃,让他无法允许自己放弃。“我的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我的家人给了我新生的勇气和力量,我要好好地活着来报答父母,来撑起这个家!”
现在,喻双喜在三星矿业公司的关心下,找到了工作。公司还为他们一家安排了房子居住。
胡付英和丈夫喻铁连还是住在老土砖房里,今年种了一亩多田。照他们的话来说,每天做的就是把土锄出锄进,只有下雨天才是休息天。一家人相互扶持,经历了一场病魔的残酷考验,却从来没有主动向村里开过口请求救济。村委会也没有经济来源,只能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这两年,村里照顾胡付英,给她安排了打扫村马路的工作,每个月也可以领到1000来元工资。胡付英说:“村里的领导个个关心我们,个个都对我家好,政府也关心,现在有了大病医疗保险,医药费也有部分报销,如果没有人民政府,我们早就不得不放弃了!”
胡付英又抹着眼泪夸媳妇:“别人家的媳妇开着车子游马路,我家媳妇是看见矿泉水瓶子都捡起来卖钱……我福气好,摊上了这样的好媳妇!”
其实,在胡付英心里,是有喜有忧的。喜的是肾移植手术挽救了儿子的生命,忧的是巨额的医疗费用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仍是一大难题。从喻双喜得病到现在,一共已用去医药费近60万元。8年来,一家人努力还债,尚欠30多万元没有还清。为了帮哥哥治病,小儿子喻乐喜还把已经谈婚论嫁的准媳妇给弄丢了。巨额的债务,小儿子的婚事,大儿子的身体健康,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沉重的石头,压在胡付英的心头。然而,从她的眼睛里看不到哀戚和悲观,看到的是乐观向上的爽朗,看到的是她与厄运奋争之后的坚韧。
生命因担当而厚重。胡付英割肾救子,在当地已经传为佳话。捐肾手术的背后,是他们一家人相互扶持走过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段路程,用亲情延续生命的感人故事。
返回页首 向下
 
胡付英:割肾救子,六旬老母感天动地
返回页首 
1页/共1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娄星区作协论坛 :: 专题创作征文大赛 :: 专题创作征文大赛 :: 最美娄星女创作征文大赛-
转跳到: